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4 月 08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全体教师于行政 5 楼教师成长室,召开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本次磨课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认真聆听本次磨课的两位主讲教师的授课,并就如何上好本节课展开深入研讨。

在磨课过程中蔡雪桑老师围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展开教学设计。通过辨析"有用即真理"命题,阐释真理客观性决定一元性的核心观点,并结合"萝卜快跑"智能驾驶案例与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实例,解析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蔡老师强调了真理内容客观性与形式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明确不存在"终极真理"的结论。 杨兴鑫老师聚焦"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进行教学设计。通过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解析实践作为认识来源,以麦哲伦环球航行论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通过四六级备考、居里夫人科学实验等案例,解释实践是检验检验真理标准。

围绕本次的磨课主题教研室的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交流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通过集体磨课,可以反复研磨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种反复推敲和试讲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后续将持续推进教学研讨常态化,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思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