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学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迎评促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召开第四次集体备课会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强化教研水平,4 8 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全体教师于行政 5 楼教师成长室,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的第4次集体备课会。此次会议由教研室主任刘小利主持,蔡雪桑、杨兴鑫两位教师担任主讲。

蔡雪桑老师围绕"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展开教学示范。通过辨析"有用即真理"命题,阐释真理客观性决定一元性的核心观点,并结合"萝卜快跑"智能驾驶案例与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实例,解析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蔡老师强调了真理内容客观性与形式主观性的辩证统一,明确不存在"终极真理"的结论。刘小利主任认为该选题理论深度较高,但授课逻辑清晰、体系完整,实现了学术性与教学性的有机统一。

杨兴鑫老师聚焦"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进行教学设计。运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解析实践作为认识来源的经典论断;以麦哲伦环球航行论证实践推动认知发展的动力机制;通过四六级备考、居里夫人科学实验等多元案例,具象化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核心命题。针对杨老师的教学过程,陈志楠老师肯定了其教学流程的连贯性,蔡雪桑老师特别指出案例选择贴近学生实际,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本次备课会通过理论阐释与案例解构相结合的方式,深化了教师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两位主讲教师的教学设计均体现出"理论深度+实践温度"的双重维度,为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教研室后续将持续推进教学研讨常态化机制,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思政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