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改革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时代背景下,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育人理念,组织师生前往长乐黄晶岭,开展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劳动筑梦,实践笃行”主题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由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吴培煌亲自带队,旨在通过劳动实践与专业创作的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乡村发展注入艺术力量。
🌱田间课堂:以劳动淬炼青春底色
抵达长乐黄晶岭后,师生们迅速融入乡村生活,化身“田间学徒”,卷起裤脚、挎上竹篮,穿梭于桑树林间采摘果实,俯身鸡窝寻觅散落的鸡蛋。指尖沾染的紫红桑葚汁、掌心托起的温热土鸡蛋,成为一堂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劳动不是口号,而是感知土地温度的过程。”吴培煌一边示范采摘技巧,一边与学生们分享,“艺术创作需要扎根生活的养分,而劳动正是最朴素的灵感源泉。”
🌱艺术赋能:用专业绘就乡村新图景
艺院学子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乡村特色,运用艺术专业知识设计,为长乐黄晶岭制作了一系列文创产品。他们聚焦当地特色农产品枇杷和桑葚,巧妙地将黄晶岭的地标元素与文化符号融入产品包装设计,让每一份包装都成为黄晶岭的独特名片,不仅能有效保护农产品,更能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载体,提升黄晶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把论文写在泥土里:一堂行走的“大思政课”
实践活动中,师生们不仅用专业技能服务乡村,更在走访中聆听村民故事,感知“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深刻内涵。通过将课堂延伸至乡村田野,让学生在劳动中锤炼品格,在实践中提升能力,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当艺术邂逅乡村振兴,当青春拥抱热土,这场主题实践活动不仅让田野多了缤纷色彩,更让艺术教育多了泥土的厚重与时代的回响。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实践为桥,引领学子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挥洒青春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