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学生感悟思想伟力,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践行马克思主义学院“立德树人,与善同行”的品牌理念,10月21日晚,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于长乐校区图书馆四楼开展了读书分享会活动。
首先,社员周琳鹏在分享会上,从作者及创作背景简介、书本的主要内容概述、书本的影响及启示三个方面分享《筚路维艰》书籍,让同学们对马克思主义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有了深的了解。琳鹏同学分享书中对历史选择的剖析揭示了中国发展的复杂性——每一次路径转向既受国际背景影响,也源于内部对发展道路的持续探索 。改革开放作为突破僵化体制的关键抉择,其历史逻辑印证了"发展需与实际相适配"的深刻道理,这对理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逻辑具有重要启示。



《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由当代史研究学者萧冬连创作,2014年10月首次出版,以精炼笔触梳理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历程,是一部兼具历史深度与现实启示的著作 。本书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解读为一系列战略抉择的连续体,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实践、苏联模式仿效、赶超战略探索、继续革命发动、改革开放转向五次关键路径选择。
继周琳鹏分享《筚路维艰》带来深刻触动后,社员陈雅思带着卡西尔的符号理论打破了对人性的静态认知,揭示了"文化创造即人性生成"的深刻逻辑的《人论》主题分享登场。她将厚重的哲学内容,融入到一页页设计精巧的 PPT 中,用清晰的逻辑、生动的案例,一步步带领大家走进 “人论” 的世界,更悄然在同学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哲学的种子。雅思同学的分享传达出《人论》指出的:无论是日常语言交流还是艺术创作,本质上都是符号化的创造活动,正是这些活动共同构筑了人类的文化世界与精神家园。


《人论》为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的代表作,1944年首次出版,是其生前最后一部著作,集中体现了其文化哲学的核心旨趣,被视作他的"晚年定论" 。书中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一功能性定义,以此取代传统"人是理性动物"的认知,为文化哲学研究奠定基础 。
此次读书分享会,社员们深刻体会到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于理解社会结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社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探索,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