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提升教学实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于2025年3月25日在行政B楼教师成长室召开本学期第二次集体磨课会。本次会议聚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与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的教学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会并展开深入研讨。
会议由教研室主任林隆雨老师主持。他强调,集体磨课是推动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抓手,希望与会教师结合学情和时代特色,深挖理论内涵,创新教学方法。
王小倩老师首先就第三章的备课思路进行分享。她提出,本章教学需紧扣“历史必然性”与“理论创新性”两条主线,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情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引导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必然性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逻辑。在案例设计上,她以“一化三改”政策为切入点,结合“穷棒子社”“张小泉剪刀”“东来顺的涮羊肉”等例子生动展现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实践。

刘巧静老师继而围绕第四章的教学重难点展开解析。她以“探索中的成就与曲折”为框架,通过梳理“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理论成果,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探索。在拓展内容中,她引入“红旗渠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价值分析,并设计“假如你是20世纪50年代的政策制定者”情景模拟活动,鼓励学生从历史视角思考制度创新的现实意义。针对理论抽象性问题,她建议结合“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等新时代案例,贯通历史与现实的逻辑链条。

本次磨课会通过智慧碰撞与经验共享,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方向。教研室全体教师表示,将以更高标准推进教学改革创新,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