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打磨教学细节、提升教学品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于 3 月 18 日下午,在行政 B 楼教师成长室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磨课活动。

赵昂教师以"哲学基本问题"为核心构建思维导图式教学场景,聚焦"物质与意识本源之辨"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认知张力。通过可视化工具将巴门尼德"存在是一"到费尔巴哈"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史脉络进行结构化呈现,既凸显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历时性演变,又运用对比分析法解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核心分歧点。这种认知图谱的绘制,有效破解了哲学概念抽象性与逻辑思辨复杂性的教学难题,使学生在具象化思维路径中建构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框架。
张德铭教师创新采用"观点解剖学"导入法,选取"成功学定律""星座命运论"等社会流行观点作为认知标本,通过"真伪辨析-概念解构-理论溯源"的三阶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日常经验层面向真理客观性本质进行纵深探究。杨兴鑫老师则针对《形势与政策》第五讲"教育强国战略"实施精准化教学,运用"政策文本-现实案例-理论阐释"的三维分析法,系统解构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对比图""政策演进表"等教具设计,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教学模块,使理论阐释与政策解读形成有机呼应。
。
此次活动教研室全体教师深入交流,共同研磨教材,提出教学新思路,新方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