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影视传媒与数智文旅产业学院响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及“文化科技融合”号召,依据国办发〔2025〕2号等政策,依托福州新区“数字中国”示范区政策及学校数字影视等科技支持,结合学科建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衔接,建设产研学用多维产业学院。立足福建山海文化、“数字福建”战略,重点培养数字影视制作、新型旅程设计等应用型人才,构建虚实共生产业视阈下的现代学院,打造区域影视传媒与数智文旅产业发展策源地和人才高地。
二、方向及课程
1.方向一:影视传媒
课程以影视传媒产业需求为导向,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影视传媒行业企业前沿技术同步。通过校企共建课程,产业学院将为学生提供贴近影视传媒行业实际的学习体验,培养适应数字影视与科技传媒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讲授 |
实践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教师 |
课程介绍 |
1 |
《AIGC与融媒体影视创作实战训练》(影视创作方向) |
3 |
48 |
16 |
32 |
3 |
五 |
鲁雯燕、张宁、陈建辉 |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融媒体影视创作实践,提升内容创作质量。(根据企业下发不同命题完成)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AIGC工具运用,如利用Midjourney、Runway等生成剧本、分镜脚本、特效素材;掌握AI批量剪辑技术,实现高效素材制作。融媒体影视创作,包括剧本策划、分镜设计、摄影摄像、灯光布置、声音采集等全流程实操,学生分组完成短片制作。后期制作与传播,侧重剪辑技巧、调色方法、字幕配音添加等,提升作品观赏性。 3、校企合作内容: 企业提供真实影视项目案例,供学生拆解学习;安排专家进校授课,分享行业前沿技术与创作经验。企业开放实训基地,学生可参与项目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积累实战经验。双方共同开发课程,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定制培养方案。企业还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岗位,优秀学生可提前入职。同时,合作开展影视创作竞赛,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支持,获奖作品有机会在企业平台传播,助力学生成长与行业对接。 |
2 |
《AIGC与融媒体影视创作实战训练》(传播策略方向) |
3 |
48 |
16 |
32 |
3 |
五 |
鲁雯燕、张宁、陈建辉 |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并能够将其应用于融媒体传播实践,提升内容创作与传播效率。(根据企业下发不同命题完成) 2、课程内容: 学习内容根据不同政府或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命题需求,通过三方导师在AIGC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技能,以及在真实有效的案例或产品传播营销领域中的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的共同授课以及编写案例库。如:AIGC在政府企业案例中的内容创作与传播中的应用,如文案、图像、音频、视频;AIGC在政府企业案例中社交媒体营销中的应用,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的营销策策略;AIGC在政府企业案例中品牌策划与广告创意中的应用,如品牌形象建设、广告文案撰写、广告内容制作等。 3、校企合作内容: (1)邀请AIGC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如百度、腾讯、字节跳动等)参与课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和真实案例; (2)共建AIGC实验室,引入企业先进的AI工具和平台,为学生提供实操环境; (3)企业导师与学院教师联合授课,结合实际项目开展实训,如AI新闻写作、智能视频剪辑等; (4)定期举办AIGC技术沙龙,邀请行业专家分享最新技术动态和应用场景; |
3 |
《影视国际传播与营销策略实战训练》 |
2 |
32 |
8 |
24 |
2 |
六 |
吴乙平、张亚男 |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影视国际视野,掌握跨文化传播与营销策略,能够为企业和品牌制定全球化影视传播方案。(根据企业下发不同命题完成) 2、课程内容: 该课程将结合政府或企业真实有效案例,进行最新的影视国际传播与营销案例教学,打通校内外教学场地,激发师生团队在真实有效案例中的实践应用。如:模拟国际营销活动、分析国际市场调研数据或直接参与政府企业的项目;学生在实战中担任不同角色,如市场调研员、营销策划师、策划、平面设计师、短视频运营编导等,亲身体验国际传播与营销的全过程;师生团队以项目制教学参与政府企业共同开展国际营销项目,让学生参与项目策划、执行和评估等全过程;通过真实的校政企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校企合作内容: (1)引入全球化影视传播案例和营销策略,并根据行业、企业真实命题进行项目再加工创作:如品牌国际化推广、跨文化广告策划等,学生分组完成并接受企业评估; (2)邀请企业高管和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分享国际传播经验与市场洞察; (3)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性传播竞赛或模拟项目,提升实战能力。 |
4 |
《数字媒体影视制作与宣发实战训练》(影视创作方向) |
3 |
48 |
16 |
32 |
3 |
六 |
游玮杰、卢彬、张卫民 |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影视制作的全流程操作,包括前期筹备、拍摄、后期制作。(根据企业下发不同命题完成) 2、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涵盖多方面:理论层面,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原理、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制作流程等基础知识,为实践筑牢根基。 技术操作,教授Photoshop、After Effects等软件应用,涵盖图像处理、特效合成、动画制作等技能。 实践创作,包含剧本策划、分镜设计、摄影摄像、灯光布置、声音采集等全流程实操,学员分组完成短片制作。 后期制作,侧重剪辑技巧、调色方法、字幕配音添加等,提升作品完整度与观赏性。此外,还会分析经典影视案例,总结成功经验,提升学员审美与创作能力。应用场景;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数字媒体影视制作实训,积累实战经验等。 3、校企合作内容: 校企合作课程内容涵盖剧本创作、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提供实训基地与设备,共同开发课程,学生参与企业项目,提升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
5 |
《数字媒体影视制作与宣发实战训练》(影视宣发方向) |
3 |
48 |
16 |
32 |
3 |
六 |
游玮杰、卢彬、张卫民 |
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影视宣发的全流程操作,包括内容策划、平台运营、数据分析等,提升宣发效果。(根据企业下发不同命题完成) 2、课程内容: 《数字媒体影视制作与宣发实战训练》(影视宣发方向)课程包含了如何进行数字化的文字、视频、平面宣传实战训练以及数字化直播宣传团队两个模块项目训练。如:组织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将结合政府企业真实案例模拟数字媒体宣发项目、制定营销策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数字化的文字、视频、平面宣传技能;结合数字化概念,形成校政企强强联合的直播宣发团队,教授学生在真实案例、场景以及产品下,如何制作高质量的直播内容,包括脚本撰写、场景布置等等。分析直播营销的特点和优势,探讨直播营销在数字媒体宣发中的应用场景;与政府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让学生参与真实的数字媒体宣发与营销活动,积累实战经验等。 3、校企合作内容: (1)与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微博等)合作,引入平台规则和宣发工具,开展实战训练; (2)企业提供真实宣发项目,学生参与从策划到执行的全过程,并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评估宣发效果; (3)企业导师与学院教师共同设计课程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宣发策略与技巧; (4)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了解数字媒体宣发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应用。 |
小计 |
14 |
224 |
72 |
152 |
2.方向二:数智文旅
以文旅数字化转型为核心,融合商业策划、用户体验、内容生产、智能传播四大模块,旨在培养兼具商业思维、技术能力与文化洞察的复合型能力,实现“文旅+百业”的高质量人才供给。
课程内容:本方向课程为实战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讲授 |
实践 |
周学时 |
开课学期 |
课程介绍 |
1 |
数智文旅商业洞察与品牌管理 |
2 |
32 |
8 |
24 |
2 |
五 |
课程聚焦数字经济时代文旅产业升级,深度融合商业洞察与品牌管理前沿理论,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应用,培养学员系统性探索文旅项目商业化的能力。 |
2 |
数智文旅用户体验与调研 |
2 |
32 |
8 |
24 |
2 |
五 |
本课程聚焦数智时代文旅产业用户体验升级,系统教授数据驱动的体验设计方法论与调研技术。通过实战案例演练,使学员掌握从需求洞察到体验迭代的全流程技能,适用于文旅产品经理、用户体验设计师及市场研究人员,助力提升用户黏性与品牌价值。 |
3 |
AI赋能文旅内容生产与媒介实践(流行文化专题) |
4 |
64 |
16 |
48 |
2 |
五 |
本课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对文旅内容创作与传播的革新,结合流行文化热点(如国潮复兴、影视IP联动、短视频生态),系统解析AI工具在内容生产全链路的应用。通过实战案例分析(如数字人直播、AI文旅短剧制作),培养学员运用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高效产出文旅内容的能力,适用于内容策划、新媒体运营及文旅创意工作者。 |
4 |
AI赋能文旅内容生产与媒介实践(传统文化专题) |
4 |
64 |
16 |
48 |
2 |
六 |
本课程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文化文旅领域的创新应用,系统解析AI如何赋能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与内容生产。通过案例分析(如敦煌壁画AI修复、故宫数字文物活化项目),培养学员运用生成式AI工具创作兼具文化深度与传播效能的文旅内容,适用于文化机构从业者、数字策展人及传统文旅升级项目策划者。 |
5 |
文旅营销与数智传播 |
2 |
32 |
8 |
24 |
2 |
六 |
本课程聚焦数字化时代文旅产业的营销变革,系统整合智能传播技术与营销方法论,培养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能力。通过文旅行业真实案例(如“云游中国”数字推广、短视频平台目的地营销),使学员掌握从策略制定到智能执行的全链路技能,适用于文旅营销策划、新媒体运营及目的地推广从业者。 |
小计 |
14 |
224 |
56 |
168 |
三、准入条件及预计容纳人数
1.方向一:影视传媒
准入条件:主要招收具备较强影视制作与传媒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系学生、自媒体内容制作的网络与新媒体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视觉传达系学生、多维动态视觉创意制作能力的动画系学生、以及区域时尚认知水平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系学生。
本方向预计容纳人数为:220人
2.方向二:数智文旅
准入条件:主要招收具备较强交互设计能力的数字媒体艺术系学生、自媒体内容制作的网络与新媒体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视觉传达系学生、空间规划能力的环境设计系学生、以及区域时尚认知水平的服装与服饰设计系学生。
本方向预计容纳人数为:215人
以上两个方向如若本校其他学院学生选修,可通过面试等方式评定后入选。
四、胜任岗位
1.方向一:影视传媒
胜任岗位:针对影视传媒专业方向市场需求,从不同领域归纳:(1)电影和电视制作:导演、编剧、摄像、后期等岗位;
(2)数字媒体:视频博主、社交媒体经理(运营与管理)等岗位;
(3)广告语市场营销:广告制作人、媒体(活动)策划师等岗位;
(4)公关与传播:公关专员(公关活动策划)、传播顾问(传播策略)、媒体关系经理等岗位。
2.方向二:数智文旅
胜任岗位:针对数智文旅内容开发和运营策划需求,将培养胜任数字文旅内容创作师、文旅新媒体运营专员、文旅品牌视觉设计师、沉浸式文旅场景设计师、文旅文化IP衍生品设计师等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