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期间,徐诗涵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并展现出强烈的探索精神与服务意识。她对工程造价专业怀有浓厚兴趣,不仅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深入思考,课后也常在图书馆钻研专业文献与国内外工程案例。这份对专业的热情源于大一时顾涵老师在《工程造价概论》课程上的启发——“每个建筑数字背后都藏着城市发展的密码”,这让她坚定了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念。凭借勤奋与专注,她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奖学金。徐诗涵并未满足于课本知识,更是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她与团队合作发表了4篇学术论文;其中,《综合管廊在海绵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研究》探索了工程数据与城市生态需求的结合,分析综合管廊在提升排水效率、缓解城市内涝方面的技术潜力,这种“数据赋能工程”的思路为她后续的跨学科研究埋下了种子。为了完成《AR技术在乡村民宿开发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福建省永泰县为例》,她在假期与团队成员深入永泰县十余个村落进行实地调研,白天顶着烈日记录建筑特征与文化元素,晚上则整理素材、搭建AR模型直至深夜,最终形成的成果为当地民宿数字化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在团队协作与竞赛中,她同样表现出色。备战“挑战杯”时,她与团队成员反复优化模型、测试数据,最终团队获得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面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中跨学科协作的壁垒,她主动学习编程搭建数据分析框架,与团队合力拿下2项国家级二等奖。她还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应变能力,与团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三等奖。
同时,徐诗涵积极承担学生工作,展现了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尤其在处理班级综合测评时,她根据实践经验优化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连续两年担任新生助导期间,她悉心指导学弟学妹,手绘涵盖选课、生活、社团等信息的校园指南,被亲切称为“暖心学姐”。2022年,徐诗涵以校优秀毕业生、校长嘉奖令获得者的身份毕业,并成为智能建造学院首位考取福建农林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生,为其本科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