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 :马歇尔·卢森堡

作者简介

卢森堡博士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1984年,他成立了非暴力沟通中心(CNVC),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
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荣获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
正文(节选)
一、什么是非暴力沟通——爱的语言
作者在书中写到:“我相信,人天生热爱生命,乐于互助。可是,究竟是什么,使我们难以体会到心中的爱,以致互相伤害?又是什么,让有些人即使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也能心存爱意?”
非暴力沟通(NVC Nonviolent Communication), 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是借用圣雄甘地所指暴力消退后自然的爱——即“非暴力”。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后来,作者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不再条件反射一般粗暴地对待他人和自己的感受和愿望,重塑我们对冲突的积极思维方式,打开爱和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联接,使得人们乐于互助。故称之为“非暴力沟通”。
我们难以避免来自周围的暴力言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非暴力沟通不受伤害,促成双方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爱的言语取代像指责、嘲讽、否定、说教、随意评价等暴力言语。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如家庭、学校、组织机构、谈判等。它有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四者构成了非暴力沟通的重要模式。
二、是什么蒙蔽了爱
那么暴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就是因为某些语言和表达方式虽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终导致彼此的疏远和伤害。这称之为“异化的沟通方式”。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强人所难。
三、非暴力沟通的要素
1. 区分观察和评论
2. 体会和表达感受
3. 感受的根源--需要
4. 请求帮助
四、倾听的力量
1. 用全身心倾听
2. 倾听时给予他人反馈
3. 倾听能够预防潜在的暴力
五、培养对自己的爱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在我们的语言中,有一个词极易引起羞愧和内疚。我们经常使用它来打击自己。这个词就是“应该”,也就是“我应该早点知道”或“我不应该做那件事情”中的“应该”。如果我们自己”应该“怎么样,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我们也就封闭了自我。因为”应该“意味着我们别无选择。这使我们感到无奈和沮丧,同时又心有不甘,不愿屈服。
六、愤怒与感激
1、充分表达愤怒
2、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3、重获生活的热情
4、表达感激
结语
我们不是生而就是圣人,在生气时我们天然地就会埋怨、批评、指责、挖苦、嘲笑他人,有时候甚至将这个作为勇敢的标签,但你会发现如果这样,你就会把自己的生活给搞砸了。
但每个人如果都能够记住这个公式“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自觉地在每个关键时刻都深吸一口气,然后套用这个公式,真诚地倾听、反馈,相信你会发现你的人生境界豁然开朗,这个看起来似乎并非高大上的工具,如果你能坚持“学而时习之”,就能达到孟子所言:“人皆可以为尧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