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全民阅读,将优质展览资源和讲座资源惠及全国图书馆和广大读者,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于校第八届读书节期间引进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宣传推广资源,包括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展与文津图书奖专题视频讲座等多项内容。专题讲座依托国家图书馆“文津读书沙龙”品牌,精选获奖、推荐图书,邀请作者、译者、评委等担任主讲嘉宾,于活动期间在图书馆一层“三善讲坛”开展视频讲座,向大家推荐多部优秀图书,在人与书之间搭建桥梁,带领读者穿越历史、探索自然、关注人文,在阅读中获取智慧与力量。让我们与所有热爱阅读的朋友一起走进文津图书奖,走进书中的万千世界。

汉字是怎么来的呢?
有人说是八卦推衍来的
有人说是仓颉创造出来的
有人说是原始图画摇身一变的
还有人说起源于结绳记事
……
那汉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书评:为孩子打开汉字的万千世界)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答案。作为一本写给孩子的趣味汉字书,作者并不满足于解释孤立存在的“知识点”,而是有意识地从历史脉络上介绍汉字,从字音、字形到造字的原理、发展的规律、文化的影响以及汉字与古代经典之间的关系,形成一张有关于汉字的“思维导图”,让孩子们借此得以窥探到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角,激发大家对汉字的探索热情。古老而神奇的汉字,就在一页一页的翻阅中,向我们显露出它神秘的一面。

本期活动,我们邀请《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的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孟琢老师担任主讲人,他将围绕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从“因形求义”“古代经典”和“文学词章”三个部分解读汉字里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古老汉字提供启发。

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汉字就是这么来的》作者,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作者说,汉字是一扇特殊的窗户,推开这扇窗便可进入古代经典和历史文化的万千世界。用汉字打开中国文化,我们可以感知到蕴含在文字里的历史温度,体悟古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情怀。虽是专门写给孩子们的一本书,但大人们也同样适合阅读,让我们一起在《汉字就是这么来的·走进汉字世界》中感受阅读的乐趣!
读书节•文津图书奖专题讲座第一期 | 考古学——走向真实之道
读书节•文津图书奖专题讲座第二期 | 自然观与神秘观的对决
读书节•文津图书奖专题讲座第三期 | 苏格拉底:阅读是良方,还是毒药?
读书节•文津图书奖专题讲座第四期 | 用极限思维看世界
文津读书沙龙·线上巡讲第六期分享嘉宾是第十六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史前的现代化:从狩猎采集到农业起源》作者陈胜前老师。他将带领我们穿越到一万年前的世界,去看看人类如何从采集狩猎走向农业生产,这一变革又给人类社会带来怎样的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