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教学工作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教学工作 >> 正文

迎评促建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

为夯实课程教学基础,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育人实效。8月25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第二次集体备课,本次活动由刘小利书记主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形策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


本轮集体备课聚焦教材政治经济学的部分内容,以“夯实教学基础、明晰授课逻辑”为目标。会上,杨兴鑫老师率先分享教学思路,围绕“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展开梳理,运用贴近学生的小米音箱生产案例来解析核心公式,讲解过程通俗易懂。蔡雪桑老师通过两个案例的对比来引出商品流通公式,进而有层次的将价值增殖的来源进行呈现,课程富有学理性,逻辑性强。陈志楠老师以“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二重性”为主题,提问商品与价值的关系引发学生思考,课程紧扣中心,并依次解释相关理论,特别是总结部分运用动画效果来呈现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让知识点活起来。方朋钦老师采用较为新颖的关键词导入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出资本的特征,进而得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价值增殖的前提条件,展现了逻辑推演的严密性以及语言的规范性。赵昂老师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作为课程中心,通过倒牛奶事件引发思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矛盾,阐释基本矛盾演化时,案例的适配性高,让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欧菁老师采用板书的形式将面包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工人资金的不同分配方式进行对比,使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跃然板上,再从劳动角度、资本角度、时间角度展开分析,思路清晰,各内容点间衔接紧密。磨课结束后,教研室全体教师展开深入探讨,并针对相关内容提出建议。如:刘小利书记提出对相关的理论,要运用政治话语,用语要严谨。方朋钦老师提出要重点突出,时长分布要有取舍,运用案例使理论深入浅出。


此次备课活动通过聚焦教学核心要素,既深化了教师对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也为课程教学提质明确了方向。教研室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打磨教学细节,以更高的教学质量、更严谨的教学态度迎接课程评估,切实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