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我院与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举行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揭牌仪式。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新、场馆管理处副处长王日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馆长王芳,我院陈金平副院长、各教研室主任、院办公室副主任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签约仪式上,学院副院长陈金平与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新共同签署合作协议。陈金平在致辞中指出,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工业、教育、海军现代化的重要历史见证,其“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精神与新时代思政教育目标高度契合。此次与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共建,正是希望以船政文化为纽带,搭建起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课堂与社会的桥梁,让青年学生在感悟船政精神中厚植家国情怀,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最后,陈金平副院长指出,今后双方可以围绕学术研究共融、实践育人共育、文化传播共促等几个方面开展深入共建合作。

福建船政文化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杨明新表示,船政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双方将依托基地资源,在课题研究、志愿服务、文化传播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签约仪式结束后,双方开展首次实践教学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参观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内,师生通过聆听讲解员对船政学堂、近代海军建设等历史场景的还原,结合现场展现出的历史文物、图片及模型,深刻感受船政文化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此次签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思政课”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也是学院深化“123”教学模式改革,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未来,学院将依托实践教学基地,持续创新思政教育模式,为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