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外语外贸学院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学交流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2-03-09浏览次数:

3月8日,我校举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学交流研讨会,校领导黄建平、陈炳钦,党委宣传部,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有关同志,各学院教师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140EA

会上,教学发展中心、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关同志就进一步推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三进”工作的开展进行交流。

12E8E

    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红深教授以《坚持价值引领、夯实育人根基》为题,对外国语学院“三进”工作进行中期汇报,他从教师培训、教研教改、学生成长、未来规划等方面总结了学院开展“三进”工作的经验成效。

1110F

翻译专业教师洪延凌以《跨文化交际》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从重设教学目标、更换教材、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等方面,分享了课改措施,强调该课程课改聚焦学生平时在线上和线下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从而达到让学生通过课程了解、热爱、推广中国文化的目的,彰显英语学科的人文学科属性。

11160

    日语专业教师陈宇星通过介绍《基础日语》课程思政的案例,分享了思政融入课程的策略及方法,其中思政元素可视化、思政元素贴近学生特点、思政教育以鲜活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等创新思路,有效实现了思政教育润物无声扎根课堂的目的,传达了“以日语之声展中华魅力”的中心思想。

10E2D

    西班牙语系主任潘文翠列举了课程思政融入《基础西班牙语》具体措施,介绍了该课程通过融入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等多种方式,构建“三进”育人阵地,紧紧抓住课程建设 “主战场”、课堂教学 “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FCDE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方朋钦围绕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做了分享,提出因势而新进教材、因人而化进课堂、因时而进进头脑的新路径,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角度切入,分享如何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汲取养分,打造有温度、有效度的思政课堂。

10EDD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章仁棠在报告中指出,在推进“三进”工作过程中,学院联合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共同打造实践教学基地,推进常态化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大学生开展下沉式、进驻式的实践锻炼和学习体验,达到以行促知,培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

D926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俊惠总结了“三进”工作开展以来,学院聚焦校企、校校、校政合作,通过建设“三进”育人虚拟教研室,创新“空中研讨+一课多师+线下交流”新样板等创新手段,打造“信息技术+外语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新模式,全员、全程、全方位推进“三进”工作有效落地实施,实现精心“铸教”,用心“铸人”,全力“铸魂”。

13D64

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肖华山对此次研讨会进行总结

党委书记陈炳钦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他就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有力;二是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育人合力;三是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增强推进动力。


1789F

    他强调,在教学工作中,要用好思政的“盐”,讲出育人的“味”,转变观念,更新内容,改革方法,创新评价,真正做到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起“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

    自去年6月以来,我校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本“三进”教学改革,通过召开“三进”工作联席会、修订外语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推进教学督导专项评价、构建“一平三端”智慧教学云平台、打造课程思政第二阵地、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多渠道、多手段推进“三进”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