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歌而行,不以山海为远;乘势而上,不以日月为限。
回首2024年,国际商学院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于时代浪潮中勇担教育使命,全院合力,创新提升,在党团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引进、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多方面取得卓越进展和丰硕成果,以实干之笔书写了福外高质量发展的“国商答卷”。行稳致远,未来无限,让我们一起通过2024年大事记,铭记这一年的辉煌与梦想,致敬每一个不平凡的我们。
这一年,我们高擎信仰旗帜,党建引领更加坚强有力。
学院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突出政治统领,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把全院师生的力量凝聚到学院事业发展的各项任务上来。深入实践“党建+N”模式,与福建省严复纪念馆、柘荣县乍洋中心校等地共建党建教育基地,在育人环境营造、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小星星”志愿宣讲团入选2024年全国大学生沂蒙精神志愿宣讲团,胡秀连老师的《“四方联动、三维渗透”传承工匠精神》与莒萍老师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入选福建省高校第二批课程思政优秀案例,江琪老师的《双轨五共,链动智育:跨境物流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共育实践》入选福建省第二批高校新文科建设优秀案例。
这一年,我们深化教学改革,学科专业建设全面提速。
国际商学院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和国际商务5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2024年,学院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为契机,凝心聚力,开拓奋进,深入推进学院高水平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我院教师林婷获第四届福建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物流管理专业荣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称号;卢舒老师申报的《国际商务专业“国际视野·多元协同·量化能力”三维赋能体系探索与实践》获第二届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林国超老师主编的教材《企业运营仿真综合实验》入选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教材。王绍峰老师在SSCI2区发表了两篇教改论文;李折周老师团队和李友林老师团队分别获得教师C类竞赛国家级奖项2项。李友林老师的课题“基于智慧物流背景下福州市城市配送体系构建研究”,李林帆老师的课题“福建省农产品物流服务能力评价研究”获2024年度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优秀课题三等奖。李娜老师“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采购管理》课程思政改革研究”获中国物流学会全国高校、职业院校物流教改教研课题成果奖三等奖。

此外,学院组织申报了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新获批校级校企合作课程10门,立项“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新增校企合作案例库5个。在最新发布的2024年艾瑞森校友会中国大学应用型一流专业排名中,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和市场营销入选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A++),国际商务入选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A),供应链管理入选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A)。
这一年,我们聚焦内涵发展,科研成果产出更加丰富。
2024年,学院高级别项目再次实现突破,黄丽华老师《东南沿海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贸易价值实现路径研究》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立项,《海峡两岸高新科技产业融合及韧性提升策略研究 》获中国科协项目立项,王绍峰老师《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机制及对策研究》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立项,《人工智能时代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研究》获国家统计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项目优选项目立项;另外获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项,科技厅创新联合项目1项,科技厅项目3项,“数字商务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中心”福州市重点研究基地项目8项。
2024年,我院师生在《光明日报》《中国评论》《Economic Analysis and Policy》《Journal of Innovation&Knowledg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高级别期刊持续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师生在交叉学科、国际合作与行业协同等方面持续发力,显示出我院在理论前沿与实务应用领域的研究深度不断拓展。
2024年,学院教师多项建言献策获国家级领导与省部级领导批示,其中黄丽华老师建言献策得到正国级和副国级领导批示与肯定,这是我校在建言献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另有李折周、刘翔老师等4篇建言献策得到省部级领导批示,刘丹、莒萍老师等5篇获得市厅级及以上单位采纳或批示。这些建言献策立足社会发展热点与经济改革前沿,兼具理论深度与操作性,为政府部门完善公共政策与推进重大项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也充分彰显出我院在智库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实力与担当。2024年,学院教师获得多项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励。李折周、周銮平、王绍峰老师合作论文《大数据驱动下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制造业创新路径的影响研究》和周銮平、李折周老师合作论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获得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年会征文奖优秀奖,我院获得年会最佳“组织奖”。李折周老师《数字服务贸易自由化能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吗?》获得2024年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优秀成果奖——第五届服务业开放与服务贸易发展论坛暨第十四届服务贸易研究奖二等奖。弓宇飞老师《A Study on the Neighborhood Effects of Herders’ Purchase Behavior of Weather Index Insurance in Grassland Animal Husbandry: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Spatial Autoregressive Probit Model》获中国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三等奖。邱菱老师《新消费背景下福建茶叶公用品牌传播模式研究》获福建省社会科学界2024年学术年会奖——闽台“老字号”品牌传承与创新发展论坛“水仙杯”征文奖(本科组)三等奖。


2024年,我院成功举办了“数字化改革推动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数字化改革)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论坛”高水平学术论坛。“数字化改革”论坛由中国信息经济学会数字化改革专委会等主办,吸引60多所高校和众多研究机构、企业代表共200余人。“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论坛”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等主办,近百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自贸区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专家和企业界代表出席论坛,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参赞等十余位外籍专家也参加会议。
这一年,我们深耕教育沃土,师资队伍建设成效突出。
2024年,学院积极借助学校资源,持续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其中引进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后王绍峰、田贵贤、闽江学者罗成、苏州大学王佐政、新疆财经大学博导陈闻君教授等高层次人才,为我院的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总体已入职博士7位,已签约待入职4位,自培博士5位,D类博士3人。全院博士师资占比为47%。新增教授3人,副教授7名,讲师0名,实践型教师4名。
培养黄丽华、李折周、陈辰、周銮平4位国际商务学科教师获福州大学硕士生外聘导师资格;陈辰、王绍峰2位教师获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外聘导师资格。
这一年,我们赋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汇聚更强合力。
2024年,学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物流管理专业与顺丰快递共建校内产业学院,物流楼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数字流通产业学院申报省级产业学院,并接受省教育厅专家入校考察;与艺术学院共建陶瓷设计与营销产业学院,并完成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开课方案与实践教学方案的制定,全年完成校企政各项外出调研10余场;与大数据学院共建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并成立揭牌,全年已完成调研行业企业二十余家,完成跨境电商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论证,并在下半年组织海狮集团、纵腾集团和隆必达等公司针对大四应届毕业生开展跨境电商类相关实习、就业、创业等工作;完成申报“数字商务实验教学中心”的申报工作,项目获福州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
此外,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2024年,与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福建山南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金龙稀土股份有限公司、福州新航道外语培训学校、福建米多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仙游乐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福州太格互动传媒有限公司、福建多米互娱传媒有限公司、福建海狮集团有限公司、福建纵腾网络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或产业学院合作协议,共建校内外实验、实践、实习基地。
这一年,我们矢志立德树人,学生核心素养不断进阶。
学院积极探索德育新路径,通过常规教育、载体创新、队伍建设、家校联系四个着力点,抓实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着力常规教育,营造育人环境。围绕“心理健康”“安全法制”“防诈骗”等主题开展系列活动30余场,以形式丰富、内涵深厚的活动将德育教育浸润学生成长。二是着力载体创新,拓展德育空间。举办商务咖啡比赛、班服设计大赛、“国商之星”评选、礼仪风采展示、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活动30余次,有效提高了学生们的艺术文化修养。三是着力队伍建设,提高管理实效。2024年共有2个学生精品活动和4个辅导员学生工作课题成功获得立项。四是着力家校联系,构建共育格局。通过“家校万里行”等家访形式高效推进家校共育,架起家校共育桥梁,实现了学院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
这一年,我们坚持匠心琢玉,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均取得优异成绩,2024年荣获商业精英挑战赛国赛二等奖、“挑战杯”国赛二等奖、三创赛省赛一等奖等在内的省级以上荣誉100余项,毕业生林俊杰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在国际生培养上,《福聚英才,融汇中外》国际生项目获学校学生工作“一院一品”立项,荣获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在华留学组)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寒假期间,组织国际生开展“校园里的春节”春节民俗体验活动,受到中国教育电视台(CETV1)、福建日报、中国网、东南网等全国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这一年,我们注重实践育人,服务地方能力显著提升。
学院陈钦副教授受邀为大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福州市江燊劳模工作室、仓山区图书馆、福州市教育局机关工会开展礼仪专项培训,并受邀担任第二十届福州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评委。
学院积极对接校外资源,在学生服务社会方面创造条件和品牌,与长乐区唐屿小学、柘荣县乍洋中心小学、福州市科技馆共建志愿服务实践基地,2024年开展爱心支教、科普展示等活动30余场,志愿服务时长总计达1300多小时,荣获第十四届在榕大学生科学艺术展演三等奖。春运期间,组织志愿者在福州地铁一号线沿线站点开展志愿服务,受到一致好评,活动被中国教育报、教育部官微、福建教育电视台等全国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社会影响力和育人成果得到极大提升。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回首2024年,奋进与创新并存,温暖与美好同行,展望2025年,国际商学院将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以过往佳绩为基石,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促进学院的工作创新和学科建设,提升社会实践能力,锚定学校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申硕重点工作,继续保持加速“进位”的姿态,为谱写福外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